宝武钢铁重组强强联合使得合并重组成为钢铁行业新一轮改革的风向
发布时间:2017-02-16 11:19 来源:中钢网 编辑:蓝雨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在这一天,武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因吸收合并宣布退市。去产能背景下,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市18年之久的武钢股份结束了自己的A股生涯。
在宝钢和武钢两大巨头合并之后,出于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双方原有的交叉重叠的产能将有望得到削减。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合并后会优化两家钢铁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推动合并后上市公司提质增效。二者在区位、研发、采购、生产、营销、产品、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将发挥协同效应。
长江证券钢铁团队在研报中指出,虽然钢铁行业的自身属性决定了重组合并的短期效用可能有限,但立足长远,宝武合并带来的规模效应及部分品种集中度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产品上下游的议价能力,铸造强者恒强的行业地位。
此外除了在钢铁主业上发挥协同效应之外,作为从“管资产”到“管资本”战略的转型,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钢企宝武钢铁正在将金融纳入主业,为转型布局。在2月10日,宝武集团发布消息,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宝武集团将金融业纳入公司主业。
其实,早在2016年5月,在宝武合并传言甚嚣尘上、尚未最终拍板之时,宝钢集团就曾挂牌成立宝钢集团钢铁业发展中心、服务业发展中心、金融业发展中心、不动产业发展中心。其中,金融业发展中心即承担金融板块的资本投资运营和功能。武钢内部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笔者表示,宝钢之前划分为四个板块,立志要做钢铁行业的国资监管平台,可能这是导致宝钢在此次重组中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
在钢铁企业普遍走“合并转型”之路的促使下,宝钢和武钢的强强联合使得合并重组开始成为钢铁行业新一轮改革的风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应该是加快中国钢铁企业重组的好机会,联合重组,不仅可以有效化解产能,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而按照规划,新组建的宝武钢铁将全面统筹四大钢铁生产基地布局,整合国内沿海沿江战略区位,多角度、体系化整合钢铁主业区位优势,合理分工布局周边市场,有序对接中国和全球客户,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区域。二者将通过生产基地的布局优化,在原料、成品运输仓储等方面采用集约化调配,实现降本增效。
不过,虽然宝钢和武钢的重组被视为重新拉开钢企重组的序幕,但是宝武合并有着种种的特殊性,长江证券分析认为,宝武钢铁的此次整合与以前钢铁行业的整合有所不同,真正实现了强强联合。
伴随着作为三大钢铁央企之一的宝钢和武钢的合并落地,也意味着未来钢铁行业内发生的企业间整合重组,将很难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地方性钢铁国企之间的整合将跨越不同的行政主导部门,很难获得类似宝武合并的政策支持。
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迟京东曾经表示,企业兼并重组本应是企业的事情,政府负责的应该只是营造必要的市场环境。然而,中国有近60家国有钢铁企业,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不仅决策不独立,其领导者的身份也有巨大的局限性,迫使企业重组后面临融合难的问题。
据方大钢铁内部人士告诉笔者,早先分属江西省国资委和江西省冶金厅的萍乡钢铁、南昌钢铁和新余钢铁曾有合并意向,但是由于分属不同主管部门,从而导致整合最终不了了之。再之后,国资委统辖下的萍乡钢铁和南昌钢铁分别改制成为民企,最后被方大集团整合收购。
从这个角度来看,宝钢和武钢的此次合并看似成功,但两家钢企巨大的钢铁产量所带来的行业地位以及国家政策的相关扶持力度是其他钢铁企业重组所不具备的。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所副所长苏航曾表示,在行政力量主推下的钢铁行业整合中,下一家整合的企业会否得到如此的政策支持尚不得而知。
不仅如此,钢企重组的推进也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之前发生在钢铁行业内部重组的案例很多,2005年就已启动的“鞍本并购案”,目前也陷入了完全停滞阶段,至今两家企业仍是整而不合,也没有相关部门对整合工作进行推进。也有一些重组并没有很好地实现“1+1>2”的效应,鞍钢重组攀钢之后两个公司经营的整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宝钢对于韶钢、八钢的重组也还在消化当中,目前重组之后的生产力尚不具备。
宝钢前董事长徐乐江曾公开表示,宝钢花了整整17年时间才基本解决了上钢、梅钢十几万人的安置问题。而被武钢重组了的鄂钢,也在被整合之后渐趋没落。
因此,虽然宝武钢铁的合并给未来钢铁企业间的重组提供了范本,但其模式很难复制。事实上,重组并非钢铁公司期盼的唯一救命稻草,钢铁公司更应该多研究提升企业生产力的方法,不能简单地为重组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