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科学发展扬风帆 攻坚克难迎挑战
发布时间:2009-06-03 11:16 来源:中钢网 编辑:飞扬
近日,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首钢总公司继1—4月钢铁业成本降低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后,5月份,可比产品成本继续大幅度降低,创出历史上少有的好水平。这是首钢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逆水前行,搏风击浪勇气和信心的证明;更是首钢在危机中奋进,在挑战中发展,一路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
坚持创新,迎接挑战,八个攻关团队开辟新的道路和空间
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当今我国企业界的重要课题。首钢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在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前,明确肩负的责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必胜信心,迎难而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坚持创新,把握市场脉搏,开辟新的道路和空间,赢得生机。在全面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首钢果断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机遇,以开发市场需要的系列化产品和高端产品为目标,成立了热轧、中板、冷轧、长材、船板、管线钢等八个产销研相结合的攻关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产、销、研”平台的整体优势,集总公司力量对新生产线开展重点攻关,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形成自上而下有序、高效的产品开发体系,促进产品开发的持续进步,提升首钢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线钢项目经理部发挥攻关团队优势,紧紧追踪市场动态,在中石油集团对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干线用X80卷板、中厚板项目招标中,利用在产销研方面的优势,发挥集团作战的力量,以合理的投标策略和首钢的技术服务优势,合计中标总量达30.8万吨,位列各钢厂之首。长材项目经理部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瞄准国家加大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走向,紧紧追踪市场,在不到20天时间里,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制作无渣轨枕板用45Si2Cr钢的开发生产,赢得了客户。目前,首钢线材已经形成以82B为主的钢绞线、连铸硬线、合金焊线、冷镦钢、1006软线五大系列产品;钢筋已具备生产785/830MPa高强精轧螺纹钢的能力;棒材已经形成抽油杆钢、轴承钢、齿轮钢等主打产品。首钢的抽油杆钢、合金焊线、82B优线三大产品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多创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各单位坚持创新不动摇,积极开发产品,探索闯市场的新途径和方法,拓展新天地。高线厂和技术研究院合作,大胆采用低温轧制、卷取工艺,攻克难关,成功开发出盘卷轴承钢,赢得了客户的青睐。技术研究院紧紧追踪市场变化,优化生产工艺,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一季度,共开发包括汽车大梁板、高强度钢绞线等新产品18项,有力地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攻坚克难,三个倒推机制挖潜增效,增强企业竞争力
迎接挑战,攻坚克难,首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目标成本、市场开拓、产品开发三个倒推机制,对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深入挖潜,努力实现企业经营的最佳效果,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首钢各单位迅速行动,适应市场急剧变化,传导压力,激发动力,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形成增收节支、降低成本的热潮。
型材厂坚定科学发展、精益求精的信心,全力推进三个倒推机制,在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选准突破口,抓重点、破难题,从提高成材率、降低燃料费用等七个方面制定成本倒推措施124项,创出生产经营和增收节支好水平,3月至4月,生产钢材29.14万吨,超计划1.64万吨;成材率为97.65%,超计划0.03%;增收节支超计划8万元。迁钢公司认真实施三个倒推机制,针对生产经营实际,按照“细、准、实、快”的要求,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与先进企业对比,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细抠分析,确定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序、每个岗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取得显著成效,1—4月份,铁、钢、材成本显著下降,生铁成本比计划降低97.62元/吨;方坯成本比计划降低47.89元/吨;板坯成本比计划降低62.85元/吨。
机电公司机械厂近日拿到了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发的“阿斯米(ASME)”证书及压力容器“U”钢印,取得了制造海水淡化设备的生产通行证,成为国际压力容器制造资质企业,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首建集团进一步明确市场开发方向,管理规范、统一标准,打造首钢建设集团维修、协力品牌,巩固已有市场,开发新市场,做精做大海外市场,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412﹒5%。
发动群众,同心协力,闯关夺隘促发展
“人心齐、泰山移”,在迎接挑战的进程中,首钢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动群众,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激发干部职工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发扬首钢人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同心协力、顽强拼搏,闯关夺隘,促进三个倒推机制落实到位,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贯彻总公司党委的指示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以扎实的措施应对危机,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选择。首秦公司磨辊作业区的职工们以推进三个倒推机制为动力,针对轧辊在修磨中的损耗问题,抛弃简单的程序修磨操作,自行摸索出了手动和程序相结合的操作方法,努力减少1毫米的磨损,节约大量资金。环保产业事业部干部职工采取加大设备自修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措施,对每一个环节都细抠成本不放松。经过不懈努力,使每吨污水处理费用降低了6分钱,年创效益140万元。运输部设备维检中心工务作业区修配二班的职工们挤出时间,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成巡道锤,把每把不过几十元的巡道锤费用省了下来。冷轧镀锌薄板厂酸洗作业区检修班组职工把不能用的脏手套收集起来,洗净晾干继续使用,一年能降低劳保成本1000元左右……一桩桩、一件件降成本举措,像一滴滴晶莹的水珠,汇成波涛翻滚的大河,推动企业的航船顺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