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走出一条功能保障型企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09-04-14 11:04 来源:中钢网 编辑:飞扬
———写在宝检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之际
宝检公司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大力培育企业技术优势和技术型员工队伍,走出了一条功能保障型企业的发展之路。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宝检公司只是一个以低附加值检修、劳动密集型作业为主的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品牌影响力不强,技术人才缺乏,专利、技术秘密少之又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业,自2004年以来,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业务转型为功能保障型企业的发展之路。五年来,宝检公司销售收入以年均近12%的速度递增,去年销售额达到14.62亿元,比2004年增长50%;一支由技术专家、技能人才组成的员工队伍逐步形成,并培育了一批专项技术,制订了多项技术标准,专利、技术秘密快速增长。日前,宝检公司正式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推动企业转型
在宝钢钢铁主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宝检公司管理者清醒地意识到,原有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已难以适应宝钢的发展要求,要实现“与宝钢钢铁主业发展相适应的一流的功能保障型企业”的企业发展愿景,公司必须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提升适应和支撑钢铁主业发展的能力,逐步实现生产服务型企业向服务经营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管理、技术技能组合型企业,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益化管理模式,设备检修负责型向设备状态负责型等方面的转变。
为此,宝检公司先后制订实施了两轮发展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在公司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发展方向;从理顺技术管理体制、强化技术工作评价等方面入手,制订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技管理流程,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并把知识产权成果作为各部门KPI考核和技术人员的绩效评价依据。
此外,宝检公司深化了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了技术体系的整合和优化,推进了技术创新知识平台建设,并完善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了开放式的外部科研和技术协作联盟,从而营造了全员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有力支撑了企业的业务升级和功能强化。
培育技术优势
为加快核心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宝检公司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研费用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去年科研投入率达到1.1%。宝检公司紧密依靠宝钢技术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研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了一批钢铁主业高度关注的技术难题,并先后参与了宝钢COREX关键备件国产化研制、高牌号取向硅钢刻槽辊、薄带连铸产业化研究、框架车国产化等宝钢前沿设备技术的研发。2004年至今,宝检公司实施科研、技改项目共计200多项。
通过培育专项技术,宝检公司业务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随着专项技术培育的技术标准蓝本、知识产权体系、专家队伍等三大标志性工作的全面形成,公司专项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表面工程、精密加工、三电技术、框架车设计制造技术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机械制造设计、在线加工修复技术、动力维修、液压修复测试、高炉长寿维修等技术初步形成了组合型技术优势。2004年以来,宝检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共编制行业标准3项,申报专利324项,审定技术秘密256项。
优化队伍结构
近年来,宝检公司积极推进分层、分类的战略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以专家队伍建设、复合型员工培训、青年技术人才培育、后备人才发展以及紧缺工种和关键岗位员工培养为核心的全新培训培养工作模式,并先后启动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引进与培育、机械类大工种体系建设、宝钢设备人才培训培养基地建设、三大类人才后备队伍定向培养、技术业务人员职业资格取证、核心人才岗位胜任力体系构建以及35岁以下操作员工的三年培训培养计划等战略性人才培训培养项目,推动了公司员工队伍技能结构、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提升。目前,宝检公司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占操作岗位人员的比例已由2004年的50%上升到了70%,技术类员工比例已由2004年的8.3%提高到了14%,高技能人才比例由2004年的26%上升到51%。此外,宝检公司先后选拔聘用了30名技术、技能专家和40名内部技师,建立了由297人组成的三大类后备人才库,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业务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