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主业亏损宝钢股份12月开始限产
发布时间:2008-11-06 09:04 来源:中钢网 编辑:飞扬
宝钢股份将从12月正式加入限产大军,以应对目前不锈钢、碳钢濒临亏损的不利局面,但整个钢铁行业近期在需求继续疲软的状况下,很难出现回暖的势头。
由国内钢铁需求大幅萎缩和钢价下滑引发的钢企减产势头,正在加速蔓延。知情人士透露,国内龙头企业宝钢股份 (600019:4.49,+0.17,↑3.94%)已借高炉维修之机将产量下调,并将在12月份正式加入限产大军。
目前,国内一些小型钢铁企业由于亏损被迫全线停产,而河北钢铁集团、武钢股份 (600005:4.44,+0.26,↑6.22%)这样的区域钢铁龙头企业也主动实行了限产保价措施,宝钢作为中国钢铁龙头,加入限产的行列在情理之中,但由于需求疲软的现状短期内难以解决,限产并不能促进行业景气度回暖,本轮钢铁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将延续。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钢厂减产已经开始。安赛乐-米塔尔9月25日宣布关掉肯布拉港厂的一座D高炉,之后又关闭了其在克利夫兰厂的一座C-6高炉,公司将考虑削减其全球钢产量,减幅高达15%。北美越来越多的钢厂加入停产维修行列,惠灵匹兹堡钢厂和纽柯公司均在考虑减产计划。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宣布,公司已从10月起减产15%,另一大钢铁企业俄罗斯谢韦尔钢铁公司则宣布,10月份,除在俄罗斯本土的钢铁厂产量减少25%外,其公司位于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也将大幅降低产量。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韩国浦项制铁宣布将削减第四季度不锈钢产量约1/3,公司第四季度将减产15万吨,全年产量将从174万吨的目标下降到154万吨。新日铁近3年来也首次采取减产行动。
公司在10月30的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并没有大规模限产计划,但也提出“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坚持‘以销定产’。”可以看出,公司没有明确是减产主要是为了给市场一些信心,但在产品销量已明显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下调产量只是时间问题。
四季度公司1号高炉大修,将减少铁水100万吨,其复产日期将被推迟,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限产措施,实际的产量已经降了下来;而12月公司可能将罗泾项目的COREX炉和中厚板项目停产。
资料显示,有4,000名施工人员参与的宝钢一高炉于08年9月开始的大修,目前已经接近尾声,该高炉年产量约500万吨。07年年底建成的COREX炉则最高可达150万吨铁的年产能,08年8月刚刚突破月产10万吨铁水,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平均小时熔炼率低、综合作业率低的三个弱点,吨钢成本约比普通钢材高出1,000元/吨。因此,将这一生产成本高的高炉先行停产将是当前钢价大幅下滑市况下的较好选择。
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业绩较二季度有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有:销量整体有所下降,同时因新矿年成本等在三季度充分体现,导致三季度钢材价格上升未能覆盖成本上升而减利;同时,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镍价的大幅走低,不锈钢产品价格亦出现大幅下滑,公司对不锈钢原料和不锈钢产品计提了10亿元左右的跌价准备。而公司的另一主要产品碳钢价格也呈急速下滑趋势,预计也将在四季度出现亏损,年末公司可能需要按照相关规则对碳钢存货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
相比前两季度国内钢价的大幅上涨和钢企丰厚的盈利,三季度成为钢铁行业的转折点。虽然公司和武钢的三季报均保持了20多亿元的盈利,但多家大型钢企如不锈钢龙头太钢不锈、钒铁龙头企业承德钒钛、攀钢钢钒等均披露3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太钢不锈净利润同比下降51%,承德钒钛下滑69%,攀钢钢钒下滑0.78%,韶钢松山下滑76%。
9月份全国大中型钢企23户亏损,亏损面达32.4%;1~9月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11.54亿元,是07年同期的18.06倍。四季度万科等房地产龙头企业纷纷缩小开工面积,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需求也毫不明朗,因此供过于求将是威胁钢企盈利的主要因素,并将直接导致钢企毛利率年内的继续下滑,全行业亏损面还将扩大,
宝钢股份08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600.1亿元,同比增长10.78%;净利润124.91亿元,同比增长18.42%;基本每股收益0.71元,每股净资产5.60元,净资产收益率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