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现货中心 新闻中心 原料频道 期货频道 钢市早报 钢市日报 行情频道 客服热线:400-700-8508

钢厂调价信息:

钢厂导航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太钢跑出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发布时间:2017-05-05 11:55 来源:网络 编辑:路露

  4月29日,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来到太钢,向为我国高铁轮轴材料自主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太钢炼钢一厂电炉甲班授予山西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这里,跑出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当你乘坐高铁享受着惬意的时候,你可曾经想过,国人引以自豪的高铁动车组核心部件的车轮车轴从材料到成品一直全部依靠进口。

  通俗来说,车轴和车轮就好比高铁动车组之“脚”。这“脚”是外国人造的,跑的再快也不爽。

  就在2016年,高铁的“国脚”终于有了着落。在太钢。经过科研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协力攻关,高铁动车组的“国脚”终于诞生了!

  电炉甲班就是这“国脚”的重大贡献者之一。

  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车轴和车轮的质量对于高铁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承受磨损性能。同时,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极大,也要求车轮、车轴还必须能够经受高温高寒等苛刻环境的变化。

  科研人员是始终站在前沿的劳动者。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分析试验,CCT曲线、高温力学性能、冷脆转变性能、旋转弯曲疲劳……,这些枯燥而又关键的工艺技术指标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太钢作为我国铁路用钢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国内最早开展高速动车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研制攻关。为了早日炼出中国人自己的车轮和车轴钢,太钢人横下一条心,2013年-2015年,在经营最为艰难三年时间里,决策投资近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建成了年产80万吨的现代化高铁轮轴钢生产线。

  好钢要千锤百炼!炼钢是钢铁生产的高道工序。高铁轮轴钢对钢水的合金成份、温度控制、操作要领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在炼钢一厂,为了生产出合格的轮轴用钢,科研、生产、营销人员结成了联合开发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太钢研发攻关团队发扬“自主创新、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为国争光”的拚搏精神,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先后在CCT曲线、高温力学性能、冷脆转变性能、旋转弯曲疲劳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试验,并在工艺技术、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最终研制成功高速动车车轴钢DZ1、高速动车车轮钢D1等关键材料,为高速动车轮轴国产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当中,有的人几天几夜没有合眼,有的几天几夜没有回家,他们奔波在实验室—车间—车辆厂—加工企业之间忙个不停,一批批试样堆积如山,实验室成了库房,插不下脚;一组组数据密密麻麻,成了浩瀚的大海,要找出真实可靠的数据,犹大海捞针。

  在生产现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不知把车间生产线“丈量”了多少遍。就这样,经历了无数个之不眠之夜。

  生产操作是炼钢的最后一道关口,成败在此一举。在炼钢炉前,炼钢师傅们为了炼出争气钢、合格钢,全神贯注、精心操作、一丝不苟,他们默默地坚守着、战斗着。徐慧龙班组就是这批人当中的一个小团队。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得象一个人似的,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最终,在他们的手上,炼出了我国第一炉合格的轮轴用钢,为我国高铁动车组轮轴技术攻关拔得头筹,为后续的大生产闯出了一条血路!

  钢铁材料的研发成功,迎来了高铁动车组轮轴国产化的重大突破。经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太钢、太重、晋西、长客、四方等单位的协力攻关,高铁轮轴的材料研究、工艺技术、质量控制、生产制造等方面陆续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

  2015年6月,国内试制的轮轴产品获得上线试运行许可;2015年11月,完全采用国产轮轴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上车试运行。截止2016年11月,已在大(同)西(安)、郑(州)徐(州)、哈(尔滨)大(连)等线路上累计完成60万公里的运行考核,车轮和车轴实际运行情况正常,实物质量达到了进口产品水平。

  2016年11月23日,太钢参与的自主化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轮轴技术攻关课题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高速动车组车轮车轴从材料到产品的全过程核心制造技术,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和车装运行条件,我国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相信,高铁动车组的“国脚”将带动高铁走向世界!高铁动车组完全由中国人制造指日可待,梦想终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