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开展员工自主改善管理实践综述
发布时间:2016-10-11 13:21 来源:中国冶金报 编辑:蓝雨
“李工,你给我们传授传授自主改善经验吧!这半年数你获得的自主改善奖金多,我们都羡慕死了!”
“咱们车间岗位点多、面广,好多设备都由自己维护、检修,平时干活要多琢磨、总结。现在厂工会组织的减亏治亏、提质增效全员建言献策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包钢炼钢厂原料部“自主改善明星”李荣和同事交流着。
包钢炼钢厂原料部积极响应包钢开展的自主改善全员建言献策活动,建立员工自主改善管理制度,严格评选程序,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改善能手,李荣就是其中的一员。
包钢员工自主改善管理活动启动至今两年有余,目前第四阶段工作已顺利完成。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第四阶段),包钢各岗位职工共提出项目15916项,实施完成8700项,申请各级奖励8761项;评出特等奖11项,一等奖63项,二、三、四等奖527项。截至第四阶段结束时,包钢职工提出的已录入电子平台信息系统的改善项目累计达59455项,实施完成了34073项,申请各级奖励26086项。
在包钢,员工自主改善活动已经成为组织发动广大职工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不可或缺的载体。
提升包钢软实力的管理工具
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过于求,钢材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包钢作为一个地处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命运抉择。包钢工会提出“两个服务”的工作思路,即服务于包钢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目标大局,服务于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这就需要新的管理工具作为拓宽工会工作领域的载体。
从2013年9月份至2014年初,包钢工会同公司有关部室一起,采取“走下去、请进来”等方式,先后到各基层单位征求职工在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上对提高软实力方面的建议,借鉴兄弟企业和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在反复研讨与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合理化建议”“三组织四能手”“工人六小”“QC小组”“5S自主改善”“降本增效青年先行”等6个项目整合成员工自主改善管理平台。
经包钢研究决定,包钢工会作为包钢员工自主改善管理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牵头负责做好员工自主改善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于2014年4月份开始全面推进。
让网络信息平台覆盖全员
为方便职工申报改善项目,满足车间、厂矿和公司“三级”评审的需要,提升项目评审全过程的透明度,包钢依托公司OA(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系统,创建了员工自主改善电子平台。包钢按照其下属单位的机构设置,共编制464个二级单位车间级机构,建立各级管理、评审机构1612个账户,分设了9类不同权限等级的账户,将54347名员工的基本信息录入员工自主改善电子平台信息系统。经调试和模拟运行后,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可以做到从员工提出自主改善项目建议,到车间初审、厂级复审、厂级推进办公室复核,再到公司组织评审,PDCA(质量环)循环全过程实现在OA网上通过电子信息流程操作。
为了启发和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岗从“小、实、活、新”入手,提出自主改善建议,不断扩大覆盖面,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包钢相继制订并出台了《包钢(集团)公司员工自主改善管理指导意见》《包钢(集团)公司员工自主改善实施办法》《包钢(集团)公司员工自主改善管理检查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针对规范各单位健全组织机构的相关问题,在建议提出、组织实施、成果申报、总结发布、表彰奖励、成果固化与归档等6个步骤的28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覆盖了公司生产经营、建设发展、改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内容。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包钢总结并形成了员工自主改善“评审五步法”,即网上初审、综合复审、职能部门复核、项目质疑反馈和现场验收终审,完成了对项目申报、过程核准、效益分析、评估核算、项目核实和推广应用6个步骤的全过程控制,使员工自主改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对指导各单位持续开展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一项纲举目张的系统工程
为了让这项活动“个个项目有回声,处处工作有人管”,包钢建立了员工自主改善项目评审专家信息库。由工会牵头的自主改善管理推进办公室下设6个工作组,负责对职工提出的改善项目梳理归类,他们按照专业分工将项目整理归纳为5个项目类别,分别是综合类、生产工艺类、技术质量类、设备动力类、党群工作类。每个专业小组都要完成对自主改善建议和成果的评审、对重复建议的甄别、对改善项目的评价、对成果价值的评估及成果固化推广工作。
为提高公司级专业评审的质量和公信力,自主改善管理推进办公室面向全包钢公开征集评审专家,各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主动申报,经资格审查,建立了由5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共计359名成员加入的专家评审信息库。在组织各阶段评审工作中,他们根据自主改善项目分类从专家信息库中选择相应专业的评审专家,各环节评审的动态过程均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公开,达到公正、透明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包钢工会为职工职业成长搭建了职业技能晋级的平台。主要做法是,各单位职工以个人名义提出并独立完成,或以团队提出并组织完成的自主改善项目中,申报二等奖至四等奖的项目由所在单位的厂、车间两级组织评审,申报公司一等奖、特等奖的项目则由公司组织评审。对于通过三级评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至四等奖的项目,包钢分别给予获奖者在当年参加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晋级中增加分值的激励政策,并修改补充了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答辩考核内容:对2014年以来陆续印发在《员工自主改善成果汇编》中的项目提出人或团队,按照其所发挥作用的排名顺序分别给予2分~7分的加分。经核实,包钢已给38名符合职业技能晋级条件的骨干职工落实了这项待遇。这个办法有效地调动和保护了操作岗和专业技术岗职工申报自主改善项目的积极性,为全面提升各岗位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岗位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300万元奖励“激发”5.04亿元效益
包钢员工自主改善管理推进两年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据最新统计,管理岗位人员提出的改善项目占总数的11.3%,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提出的改善项目占总数的23.7%,操作岗位人员提出的改善项目占总数的65%。其中,操作岗人员所提出自主改善项目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这是做好推进工作的基础。目前,全公司员工自主改善参与率平均为26%,采纳率平均为70.74%,实施率平均为75.19%。
包钢员工自主改善管理推进委员会每年组织两次阶段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及时兑现奖励。截至2015年10月份(第三阶段),包钢相继对各单位申报参评公司特等奖、一等奖的423个项目,组织专家组进行4轮评审确认,共有16个特等奖项目、36个一等奖项目受到表彰,共有373项被公司遴选为二、三、四等奖;按照改善项目总数10%的比例,由包钢劳动模范当众抽取参与奖2620项;共表彰“改善明星”24名、优秀组织单位18个。
据统计,包钢工会投入员工自主改善表彰奖励资金300余万元,而员工自主改善各类项目采纳、实施后,已累计为公司降本增效5.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