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钢集团公司三年奖励创新创效项目61个
发布时间:2015-05-05 16:53 来源:中钢网 编辑:蓝雨
3年3次累计获得奖金14000元,2次分别获得110元/月和50元/月的工资晋升奖励;与此对应的是,3年总结出3个先进操作法,申请2个国家专利。这对于炼铁厂烧结工王家生来说,可是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他说:“把一次性奖励和工资性奖励结合起来,激励我们一线员工创新创效,本身就是一项创新,这是对我们一线员工工作的肯定,激发了我发现问题、钻研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王家生的话说出了杭钢广大一线员工的心声,他只是努力创新创效并获得奖励的众多工人中的一个。就在今年“五一”前夕,集团公司表彰了2014年度操作岗位技能人才创新创效项目,为21个个人和团队颁发了2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并给予转炉厂杨志土等8个项目主创者,每月增加50至150元不等的工资奖励。
近几年,集团公司不断强调鼓励诚实劳动、创新劳动,鼓励员工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工作,让操作岗位的员工有干头、有奔头,推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加以落实。2012年,在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与工人师傅面对面,仔细询问并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对高技能带头人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当场“拍板”,重新梳理和完善操作岗位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当年12月底,集团公司操作岗位技能人才创新创效奖励办法新鲜出炉,成为杭钢首个专门为一线操作岗位人员定制的奖励办法。
借助这个创新创效的激励平台,操作岗位人才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样是每年有创新项目、有先进操作法的电炉公司炼钢工方毅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更加注重摸索,更加注重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平时工作做得更细,我们会利用每个月的生产会、作业长会,把生产中的难点抛出来,听取大家的意见,使创新攻关的效率更高。这两年钢水纯净度一年上一个台阶,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工作绩效的提升,他负责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自己又被聘为主任技师。小轧公司轧钢主任技师邱波这几年也积极参与创新创效活动,他深有感触地说:“有了这个创新平台和激励机制,班组与班组之间人心更齐,针对难题,大家齐心破解,有成果、有奖励一起分享,团队协作的氛围更好了。”
3年来,生产一线的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岗位,依托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平台,瞄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优化工艺等本岗位生产经营难题,立项目,攻难题,涌现出了炼铁厂王家生、电炉公司方毅、小轧公司邱波等年年有成果的一批创新高手,也涌现了炼铁厂烧结车间、转炉厂连铸车间等一批攻关项目多产的车间。
3年来,集团公司共表彰操作岗位技能人才创新创效项目61个,这些项目当年创效合计达4665万元,共有16人次因此受到月工资嘉奖。他们中有普通员工、班组长,也有主任技师、高级技师,这些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也无论拥有何种技能等级,都在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修旧利废等方面做出了较为出色的工作业绩。如转炉厂炼钢工龙广的创新成果《冶炼20CrMnTi与20Cr用合金优化》项目,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达2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