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行业看我国产能过剩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3-18 08:38 来源:中钢网 编辑:蓝雨
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断下滑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能利用率是判断产能过剩的直接指标。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比较合理,产能利用率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我国自2006年建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统计以来,到2012年末平均为80.1%。2013年前三季度78.8%,2014年前三季度78.7%,处于4年来的最低水平。看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差距不大,但实际上情况已相当严重。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严重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产业,但同时是产能过剩最严重、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但是,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2007-2011年保持在80%左右(79.5-81.3%),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但2012年之后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2012-2014年,我国粗钢产能分别为10亿吨、10.4亿吨、超过11亿,粗钢产量分别为7.2亿吨、7.79亿吨和8.23亿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4.9%和低于74.8%。考虑到产能统计不完全,近几年的实际产能利用率可能还要更低一些。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行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钢材价格自2011年4季度以来一路下跌,屡创新低。钢铁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从2011年4季度末135.93的高点跌至2015年1月末的77.13,跌幅超过40%,吨钢材累计降价已达2100元。近年来,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大中型钢铁企业整体上徘徊于盈亏边沿。
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既是产能过剩引起的后果,也是产能过剩的直接表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整体处于盈亏的边沿,使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以前也多次出现过。但是,从钢铁行业的例子来看,像目前这一轮的产能过剩范围如此之广、数量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还不多见。这一轮产能过剩的大背景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下降,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比较优势转换,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这就使得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按照原有比较优势配置建设的产能出现了过剩。
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一刀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少行业需求将在今后几年内到达峰值,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突出。2014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钢材消费进入平台区的特征已十分明显。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把产能盲目扩张的势头压下去是首要任务。但应改变过去“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构建发展先进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良性互动机制。首先,实施产能置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其次,严格执法,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再次,实施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压减一批过剩产能。此外,开拓国内市场需求,消化一批产能。最后,鼓励“走出去”,转移一批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