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钢厂的营销模式的优劣
发布时间:2014-03-07 08:43 来源:中钢网 编辑:蓝雨
翻看前人的记忆,我们大致可以知道,1990年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内钢材是由国家统一调配的;1992年至1995年,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时候的钢材既有计划内资源,也有计划外资源;而比较像样的市场营销,是在1995年之后才开始出现;1996年至2000年一段时间,是国内钢材市场困难时期,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低迷情况,国内钢厂方面为了推销钢材,缓解库存压力,不得不采取先发货后付款的代销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是钢厂回款困难,坏账、赖账情况时有发生;其后,钢厂方面开始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20-30%),但是并未摆脱先发货后付款的模式;2000年之后,市场形势开始好转,需求快速释放,主动权开始向钢厂一方转移,执行先付款后发货模式,而且基本上钢贸商方面需要预付全款;先付款后发货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协议户预付保证金制度也被延续下来,并得到广泛应用。
无论何种营销模式,均有利弊。就目前钢厂营销模式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协议户模式;2、锁价模式;3、协议户与锁价结合模式;4、直供终端。我们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板钢厂来对着几种模式做一定的了解。
1、协议户模式。截至目前,这种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大多数中板均采用这种模式。相较之下,这种模式对钢厂和贸易商双方均有利,一方面通过签订协议,钢厂方面可以得到稳定、连续的订单,另一方面,贸易商可以获得钢厂资源代理权,获得相对充足的货源;而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一旦市场低迷,行情下滑,钢贸商方面会出现库存严重积压情况,于钢厂降价、追补不及时、不到位情况下,多数严重亏损,资金方面呈现短缺、断裂情况,从而挫伤积极性。目前执行这种模式的钢厂有:济钢、新钢、韶钢、马钢等及江浙一带西城、长达等轧材企业。
2、锁价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河北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相较之下,这种模式下,钢贸商方面占有一定的主动权,而钢厂方面相对被动。与判断行情上涨,有力可图情况下,贸易商方面开始订货、做库存;相反,行情不好情况下,则选择持币观望,但是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这多少有些赌博的意味。对之于钢厂,则与行情下跌,需求前景不好情况下,尤其被动,往往采取连续降价来“诱惑”贸易商订货,有时虽大幅亏损,但为保证生产,也在所不惜。目前执行这种模式的钢厂有:河北普阳、文丰、元宝山及金鼎重工。
3、协议户及锁价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应当说兼有两种模式利弊,实属一种折中方案。一方面钢厂通过一定的协议户,来保证一定程度上的订单,即便行情大幅下挫,但有协议在先,有保证金在手,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行锁价模式,在行情上涨的时候,快速调涨接单价格,以获取一定的利润。目前执行这种模式的钢厂有:河北敬业、唐山中厚板及营口中板厂。
4、直供终端。2011年以来,下游行业需求持续低迷,钢材价格跌跌不休,利润空间被压缩,多数面临钢厂追补、结算不到位情况下,钢厂与经销商之间矛盾愈深,时刻面临钢贸商以减少协议订货量做要挟。为了缓解“新形势”下的不利局面,于危难之中求得生存,大多数钢厂都在努力加大直供终端的比例。为了获得利润,钢厂不得不绕过钢贸商这一中间环节,直接开发终端用户渠道,变为与钢贸商、中间商竞争。不过直供终端模式的弊端在于,回款周期太长,资信风险较大。目前执行这种模式的钢厂有:宝钢、首钢、武钢等主导钢厂,其中宝钢方面有70%以上产品都是直供;包括南钢、马钢等其他钢厂都在逐渐增大直供终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