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人民币信贷回落 监管默许中小行适度宽松
发布时间:2010-03-17 08:56 来源:中钢网 编辑:蓝雨
信贷慢车道兵分三路
核心提示:业内的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小银行一般侧重三农和小企业贷款,而且银监会对此类贷款有增速要求,这导致中小行在信贷规模和节奏上比大型银行宽松,即某种程度上“不受限制”。
2月7001亿元的人民币信贷增速如期回落过程中,出现的是冰火两重天的情况。
在国有银行和多数股份制银行新增信贷规模下降但保持正增长的情况下,光大、深发展和恒丰三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出现了贷款余额的负增长;而渤海银行等中小银行似乎在“顶风作案”,前2个月的信贷投放已接近去年全年新增的50%。
业内的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小银行一般侧重三农和小企业贷款,且银监会对这类贷款有增速要求,这导致中小银行在信贷的规模和投放节奏上比大型银行宽松,即某种程度上“不受限制”。
不过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告诉记者,中小银行由于规模小,贷款规模的伸缩调控不像大型银行那样容易,如果部分银行前两个月投放过快,可延长到如三季度再纠正,但他认为,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比去年略降,控制在7.5万亿的总盘子内,没有例外。
谁在减速
2月,人民币新增信贷明显下降。工中建农交五大银行的新增规模分别为778亿、579亿、755亿、822亿和360亿。
中行新增回落尤其明显。1月,中行信贷投放超过1500亿,2月则仅为1月的1/3强。中行2010年的信贷投放预期是8000亿左右,如1-2月超过2000亿的投放额则已在总量的25%附近。
工行、建行、农行2月的新增贷款也都迅速回落到千亿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农行今年的信贷投放明显比其它银行更显积极,不仅1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还排在了2月新增的冠军位置上。农行2010年预期总投放7600亿,前两个月已接近2000亿。
交行是国有银行中回落幅度最大但前两个月投放最稳定的银行。交行去年人民币信贷投放超过5000亿,其中前两个月就超过了2100亿,但在今年前两月只有去年同期的1/3左右。不过,前两个月交行的月均投放都在350亿左右规模,未现大起大落。
股份制银行中,新增靠前的仍然是中信、兴业、民生和招行等公司业务特色明显的银行,新增规模分别为188亿、170亿、142亿和105亿。招行和中信前两个月都跌破了去年同期超千亿的投放规模,股份制银行今年前两个月都在500亿元及以下的水平。
不过,股份制行前两个月的信贷投放冠军并非中信、兴业等,而继续是1月份新增冠军光大银行(1-2月500亿规模)。光大1月的投放突然增速,逼近去年1月的高水平,不过2月份明显下降,出现了11亿元的负增长。
光大银行一分行公司部人士坦承,由于1月放贷较快,该行业务受窗口指导放缓。去年光大银行的人民币新增贷款为1667亿元,若按2010年新增规模普遍打8折的情况,光大今年的新增规模在1350亿左右,第一个月的投放就超过500亿元,已接近40%,与监管层3∶3∶3∶1的指导节奏不符。
不过按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的理解,3∶3∶3∶1可以上下浮动,监管层应该有一个浮动容忍度,而非绝对严格控制。不过,他认为银行如果前两月信贷新增就达到全年的40%,进行适当控制有必要。
虽然大体上2月信贷投放放缓是受制于调控和春节因素,不过部分银行更多出于自身因素。深发展2月信贷负增长35亿就明显和资本充足率有关。 2009年,该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8%和5.52%,明显低于11%和7%的标准。类似的还有浦发银行,受再融资困扰,浦发银行2月人民币贷款只增长了18亿,几乎是零增长水平。
不过,无论是回落还是负增长,从一般性贷款(扣除票据)的增长情况来看,今年前两个月贷款的实际投放与去年相比毫不逊色。央行数据显示,虽然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少增了3714亿元,但一般性贷款增长却同比多增2915亿元。
如光大银行虽然2月信贷负增长11亿元,但票据负增长则达到42亿,一般性贷款实际增长了31亿。用前述光大公司部人士的话说,“银行今年都在增加一般性贷款压缩票据。”
光大证券分析师沈维称,2月一般性贷款新增8745亿元,同比增长33.3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体现出银行强烈的内生放贷愿望。
中小银行:默许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2月信贷负增长的银行中,还有规模较小的恒丰银行。恒丰银行去年的人民币信贷新增达280亿元,而今年1月就达到了138亿,为去年的49%,2月份该行“默契”地负增长了32亿元。
浙商银行似乎“听话”一些,去年该行的人民币信贷投放超过360亿元,而今年1月只增加了20多亿,2月继续放缓,新增仅6亿。
相比之下,渤海银行最为进取。去年该行全年投放不足360亿元,但今年1月就已达142亿,接近去年的40%,2月份继续追加并推高至170亿,接近去年的一半。
一位资深银行人士在解析中小银行此类现象时说,中小银行和一些农信社都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且大多实力较弱,资本充足率无法达标,甚至是负的,不过此类机构在小企业和涉农贷款中有贡献,监管层事实上对这类机构的监管比大型银行更“宽大”。
他认为这种“宽大处理”导致的不同结果是,部分中小银行和一些农信社会选择和大型银行一样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投放节奏,部分则会大胆些,先争取业务规模和利润。
事实上,今年1月新增信贷中,中小银行和农信社等机构所占比例已从去年的20%升至40%左右。
阎庆民认为,银监会一直强调控制新增和均衡投放,先满足一些续建项目的贷款,然后适时新增,以此整体调控。不同银行的收贷时间和自我调控能力不一样,特别对于中小银行,监管也会区别对待,但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